close

第一次看到逆光飛翔的預告片,是在女朋友。男朋友的電影特映前。

這也是第一次,單單只看了預告片,就讓我有點鼻酸想哭的感覺。

 "你如果不試的話,怎麼知道自己能夠做到多少"

 

故事是一位看不見的鋼琴手,與一位想跳舞,但與現實妥協的女孩,在台北相遇的故事。

前往信義威秀看試片的那天中午,市府捷運站,走在我前面的就是一位牽著導盲犬的盲人。當下覺得這真是一種奇妙的巧合啊。我在後面跟著他,看著他步調緩慢地走著,口中一邊給予導盲犬指令。只有在要上手扶梯,與要過捷運閘門時,我才出聲輕拍給予一點協助。

在看不見的情況下搭捷運搭公車,真的是很令人佩服的一件事。失去視覺會在生活上遭遇到多少不便啊。不過在看完逆光飛翔後,這部片給了我一些新的想法和體悟。

 

看不見的裕翔要從鄉下來到台北上大學。走路、吃飯、從一間教室到另一間教室、從教室回宿舍、在自助餐廳夾菜,這些對有視力的人來說稀鬆平常的事情,當人失去視力後,要做到任何一件都不簡單。

我是個高度近視的人,之前(與現在)曾經因為過度疲勞、用眼過度而導致視力驟然下降。從小我就一直覺得未來有一天我會看不見 (還有禿頭,還有發瘋),所以我對失去視力這件事有著比一般人更大的恐懼 (但是這恐懼並沒有讓我更加愛護眼睛)。逆光飛翔的前半段,除了加深我的恐懼,讓我了解失明在生活上有多麼不便之外,它同時也給了我另一個正面的意義,告訴我看不見,也許並不那麼可怕,反而是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天天練習的事情。

因為為了在外生活,失去視覺表示必須靠著聽覺來聽聲辨位,必須記住這裡到那裏的樓梯有幾階,要經過多少個路標才能到達目的地,要隨時留心周遭環境。失去了視覺,我的注意力、記憶力、與聽覺都會大大的提升。一個反省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似乎太仰賴視覺了。

電影中,黃裕翔的琴聲,單單他的琴聲,光聽他的 articulation 就讓我覺得好感動。

最近在學 Jazz,裕翔的音樂給我的體悟是:看的見的人,太靠譜了。在音樂裡,視覺其實是一種分心的東西。對演奏者來說,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多用耳朵,多聽,然後彈出你聽到的東西。當你去掉視覺的干擾之後,你才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耳朵上。

呼吸  

還有一幕裕翔教小朋友唱歌的段落,"因為我們看不到,所以要聽呼吸";許芳宜指導張榕容跳舞一段,講的也是呼吸。我越來越發現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共通的,不管是音樂還是舞蹈,配音還是演戲,禪、瑜珈、冥想,最終還是回到呼吸,內觀身心。人所遇到的人事物,其實全都是自己的反射物。

 

雖然電影的主軸是關於勇氣,但其中一段感情戲也很能引起我的共鳴:

只能說,沒有自己的人,被甩也是應該而已。

說出口後覺得這句話好像有點太偏激了,修正一下:

沒有自己的人,被甩後會更加的痛苦與怨嘆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逆光飛翔 黃裕翔
    全站熱搜

    OMa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