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 (紐約唯一活著的男孩)

片名是Simon & Garfunkel 1970年的歌曲,電影取此名別有深意

台灣片商很聰明地把電影翻譯成: 「紐約寂寞男孩」

在這集體寂寞的年代,寂寞是比活著有著大得多的吸引力的

平常此類以探討愛情為主的劇情類小品電影,多是女性觀眾居多

很特別的是,上週與我同廳觀影的觀眾,有不少獨自進戲院的寂寞男孩 (腦補)

 

這部片太難不爆雷的評述了

它有著很誇張的狗血劇情節,也因為轉折太大,受限於媒介框架,電影無法很細膩地交代角色情緒。相較於電影,我覺得比較適合以電視劇的方式呈現這個劇本。

電影以搭配繪本動畫的口白開場,這個敘事者也貫串了整部片,一開始就提及了70年代的老紐約與現在的紐約的變化,這是非常重要的開頭,因為到了電影的最後,你會知道,你以為的寂寞男孩,其實是另外一位

 

電影中大量地引用文學作品、詩句,並融入到日常對話中

電影也對人的心理有著深刻的描寫

 

青年男主角有夢不敢去追,認為父親扼殺了他的夢想,他對醉心於工作、讓母親因躁鬱症而輕生的父親感到憤怒,他也把自己追不到女人的挫敗一併歸咎到父親身上,反正他就是帥又有錢,有著可以騙人的濃密髮線,所以才這麼有女人緣。

 

Jeff Bridges扮演這位青年的鄰居,他唐突地出現,要青年說出感情煩惱。他在空無一物的房間裡與青年的對話,讓我想到Vanilla Sky中的Kurt Russell,一樣在空盪的房間中以父兄形象開導Tom Cruise,指引他挖掘自己的內心,所以我一度覺得Jeff Bridge飾演的這角色WF會不會是虛構的,下面這段WF與青年的對話非常打中我:

 

WF: What do you want? More money, more respect?

Thomas: I want to be better.

WF: Better than what?

Thomas: Better than them (父母).

 

我們的人生總是不自覺地以父母作為標準,「我長大以後一定不要像他們那樣」,或是「我長大以後一定要超越他們」

 

說到不自覺,美到讓人屏息的Kate Bekinsale在片中說了這句值得反思的話: people always do things without realising it. 人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什麼 (這也呼應了她在片中的行為)

 

關於愛情,人們以為的愛,可能只是為了導正童年錯誤,或是一時的激情、迷戀,或是陪伴,把這些錯當成了愛情。

 

當青年與老爸的小三好上了,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之後,WF對他說了一句: Congrats Thomas, your world becomes contextual. 你的人生有脈絡了。有纏繞難分的前因後果,而不再是單純的非黑即白的世界了。

 

這部片中有太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巧思了,段落編排的呼應,角色對白的心理分析,最後我想用這句電影中改編自泰戈爾的著名情詩來做結: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現實如此與你以為應該如此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how it is

And how you think it's gonna be

 

(而這句話在電影中來自於婚禮上的一位醉漢,我太喜歡這種諷刺性了)

 

arrow
arrow

    OMa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