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King:
好的小說應該是作者丟繩索給讀者,而不是繩索被作者給丟掉了
我覺得一部好電影也應該是這樣
鈕承澤的艋舺
也許會遭致太類型、太商業的批評
但是身為一個觀眾,至少這是我想要看到的「台灣電影」
我不敢說這是台灣電影應該走的路線
但我覺得什麼台灣新浪潮、文藝意境與影像美學的那些東西
雖然也許可以搞到幾座獎回來,可是若沒有市場,一切都是枉然。
當你拍片拍到大部份的人都看不懂
本國民眾都不想支持國片的時候,你要如何振興電影產業呢?
艋舺
導演把故事說得很清楚,每一條線就照著你可以預期的方向走
我尤其喜歡最後的高潮,不是以過於權謀式的設計來結束本片
沒有用那種導演是神的全觀視角來玩弄觀眾
而是讓每個角色在自己的理性中,
根據他有限的資訊,發展出複雜而交織的悲劇
對我來說,這是很貼近真實的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最後一幕:
在要回到現實世界前,開心地接受這部幫派片的道德勸說──
不論在跳上牆前,還是在跳下牆前,你都還有機會選擇
但是一旦你翻越了那道牆,你就回不來了...
那最後幾秒鐘的定格,讓我多給這部片一顆星
---------------------------------------------------------------
有趣點:
我覺得鳳小岳長得像許瑋甯
不知道阮經天有沒有同感
-----------------------------------
現實對照點:2010/01/26華視新聞
陳凱倫曾心痛的聲淚俱下,說兒子混黑幫他完全不知情,但警方調查後發現,愛子心切的陳凱倫還曾親自出面,想替陳銳擺平黑吃黑的四十萬。而陳銳的同班同學,讓陳銳一腳踏進這個黑暗的幫派組織,現在兩人的同窗情誼,也讓兩個人開始鐵窗生活
陳凱倫好像住在我家附近
是我小時候參加廣播營的老師
幾年前的街角偶遇
還曾當面與他致謝
今天發生這樣的事情,真是令人難堪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