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這樣的一個故事會是法國中學與大學的文學教材。
我真的無法想像我在高中讀到這本書會有什麼體會,或說,能有什麼體會?
不過話說,在台灣的高中生,哪有什麼文學課?
我們每天上的國文課,現代散文要有某種正面意義才能被選為教材
已經沒有在使用的文言文,我們卻被要求背誦與默寫
我們被訓練成遇到選擇題的時候,要瞬間反應這邊之字的意思和那邊之字的意思
我們對作者的生平沒有興趣,因為那只不過是考試素材
我們被框限在雞毛蒜皮的解釋當中,見到越難的字,越難的音,反而起了一種興奮感,因為我知道這會是考試的重點。
我們讀偉大的作品,深遠的見地,卻不被要求真正地去欣賞,去體會
頂真回文誇飾譬喻開門見山
老師只是不斷地把可能會考的補充資料塞進來,而且這還是認真的老師
誰會花時間來討論,他為什麼會寫下這句話,而這句話可以有多少種詮釋的觀點,而這些觀點的背後又代表著什麼樣的理念等。
泰芮絲的寂愛人生,有著法國文學一貫地陰鬱幽暗特質與優美的詞藻與生動的描寫能力。作者對人性的細微刻畫令我著迷。
當然如同大部分的文學翻譯作品,一開始還是覺得有點難以進入書中世界。不過一旦習慣後,後面就很自然地跟隨著泰芮絲的意識流移動了。
幾句想記下來的話:
「我們怎麼能一成不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不同的喜悅,那喜悅和之前的任何一刻所經歷過的都不相同。」p.86
解決問題最簡單的辦法通常是未經思考出於直覺的那個。 p.118
還有許多文字好美,但意義充滿厭世思想的句子~
表面上沒有任何異樣,真正的悲劇正是如此。悲劇就在於沒有任何肇因可破壞規律卻索然無味生活的進行,直至死亡。 p.104
啊~這種美麗又陰暗的句子太多了,讓我邊讀邊提醒自己別掉進去
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讀起來很賞心悅目的文字
泰芮絲的寂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