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her appearance. Likewise, don't judge a book simply by its name.
因為出版社的推薦所以讀起了這本書。其實在編輯的推薦之前,我有拿起這本書過,但是她的名字當真是不太吸引我,所以就又放下了。可能是我對食物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當然更深層的原因也許是粉色系的封面設計與法式甜點的書名,讓我直覺地想到 Eat, Pray, Love 之類的,以女性讀者為目標的產品。刻板印象幫助人們做選擇,但是也屏障掉了你接觸新世界的機會。總是要先放下成見,你才有可能得到更多。
其實這本書目前我只看了三分之一,但為什麼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當我剛剛一邊吃著速食,一邊喝著套餐搭配的可樂,我突然想到了書中的一個角色、的一段話:烏拉從小就在尋找像這樣的睿智女性,並深信自己一定會找到。藉由房東太太的協助,她了解到食物對每個人的重要性,每一口吞下肚的東西,都會成為她對本身認同的一部分,人們可以透過食物傳遞、接受訊息。或許,這就是她大老遠跑來紐約的原因:真正的學習場所就是這幢房子。 (p.82)
我吃下去的這些垃圾食物,其所傳遞的是怎麼樣的訊息呢?而吃下這些東西的我,又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身體與心靈的呢?
這讓我想起之前讀到松浦彌太郎「用心的飲食」一篇,對於他說不要去吃便利商店的食物,無論是哪一餐都請選擇看得見廚師的臉、用心烹煮的餐點的這種論點頗不以為然。我哪有這種美國時間啊,只要可以暫時填肚子就好,我甚至會盡可能地挑選熱量高的食物來充飢。今天出門去買速食前,套上 T-shirt 看到鏡中的自己,對自己的身材有夠不滿意,走回房間想換件衣服穿,卻也不知道該穿什麼好。在家來回踱了兩三次,最後還是穿著原本那件 T-shirt 出門去,邊走向速食店邊想著,我的身材好糟糕,我應該要怎麼怎麼改進。同時腳步繼續往速食店邁進,這真是嚴重的認知失調。或是說,我根本沒有意識到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源,就是我自己。
書中刻劃了三個牢籠,呼天喊地、過於戲劇化的母親,逝去的摯愛,與相敬如冰的另一半。因為年老,因為生病受傷,因為死亡,這些牢籠看似突發性地降臨在主角身上,但其實每件事都不是外生的。男子像衛星般地依靠妻子的社交圈而活,他的問題是與自己獨處;另外兩條故事線,都是因為要照顧生病受傷的摯愛,而她們要處理的是逃避,逃避噪嘍的母親,逃避自我實現的機會,逃避處理冷漠的家庭關係。問題經過多年的逃避並不會就此消失,你可以假裝看不見,但它最後還是會回來找你。就像<Return>所說的:生命中的缺憾,會引領你到達你該去的地方。
造成你生命苦痛的問題,不全是外加的。所有問題的關鍵,還是在自己的心。
----
改變--如同清淡的空氣,沒有人會注意到自己已經將它吸入。它填滿人們的肺葉,更換他們腦中的圖像,直到覺醒的那一刻,人們才會察覺。她知道自己經歷過、發生過,以及沒有發生過的一切,她的期盼與失望;這些,全都會帶她走向不同的目的地。 (p.165)
留言列表